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等一會兒,聰聰》
一個星期天,聰聰的爸爸媽媽推掉了所有約會,他們決定好好陪陪兒子。吃過早餐,爸爸去了書房,媽媽坐在沙發上。
聰聰:嗨,媽媽,我想跟你說一件事!
媽媽低著頭玩手機:等一會兒,聰聰,媽媽現在沒空。
聰聰:嘿,老爸,我要告訴你一件事!
爸爸盯著電腦屏幕:等一會兒,聰聰,爸爸現在沒時間。
聰聰:媽媽,花園里有一只怪獸要吃我!
媽媽:好好,知道了。等一會兒,聰聰,媽媽現在沒空。
?
聰聰一個人來到花園里,對怪獸說:嗨,你好,怪獸。怪獸一口就把聰聰給吃掉了。接著怪獸走進聰聰的家,站在聰聰媽媽背后開始大叫,聰聰媽媽頭也不回地說:等一會兒,聰聰,媽媽現在沒空。怪獸張大嘴巴,咬了聰聰爸爸一口。聰聰爸爸看也不看一眼,只說:等一會兒,聰聰,爸爸現在沒時間。怪獸站在沙發上跳,把所有玩具都丟在地上,嘴里大喊大叫:我是一只怪獸,我討厭你們,我要把你們都吃掉!
我曾把這個故事分享給了很多覺得孩子無理取鬧,對孩子的調皮搗蛋束手無策的家長,引起了大家的深思。我想,這則故事大概也代表了很多家庭中的真實情況吧。我們為孩子操碎了心,犧牲了所有娛樂時間,每天都照顧著、陪伴著孩子,可Ta們總是時不時變身怪獸,做很多不可思議的“壞事”,讓我們生氣、著急又無可奈何,有的小朋友甚至還覺得沒有爸爸媽媽陪在身邊會更開心。對此,好多家長都有許多疑惑和不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如何建立良好親子關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詞— —?有效陪伴。
![孩子,謝謝你讓我陪著你慢慢長大--淺談“有效陪伴” 孩子,謝謝你讓我陪著你慢慢長大--淺談“有效陪伴”]()
?
?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家長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 “及格線”為每周21.2小時。當然這對大多數父母來說是有難度的,我們承擔的種種職責占據了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如果是這樣,那么請你為你和孩子安排一個“專門時間”吧!
? ? ? 在這個專門時間里,不能有任何干擾你和孩子活動的事情。不接打電話,不去沏茶倒水,不同時操心別的,總之,除了和孩子在一起,不做任何其他事。從一開始你就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你要注意孩子的所有表現,包括講話、表情、語調、姿勢、動作等等。你要運用你全部的感官去捕捉信息,去了解你的孩子。
?這樣做的好處是,你的孩子會明確地知道,即使父母平時忙于工作,但父母有一個時間是完全屬于Ta的,父母所有的目光都在Ta身上。這會讓Ta感覺安心,同時也會非常期待。
你要讓孩子知道,只要他愿意,無論他口頭告訴你還是示意給你,無論是游戲里還是游戲以外,他想讓你做的你都會去做。(如果Ta讓你做危險的或是其他不適當的事情,你可以答應并表演出來。你要相信孩子對你的愛。你可以當這是游戲或者反面教育,但請不要反駁Ta或者拒絕Ta。)
?這樣做的好處是,這種顛倒了日常生活中的力量對比的做法,能鼓勵孩子與你交流思想和感情,你也可以從其中發現一些平時看不到的東西。
你可以把你的關心、感興趣、贊許用表情、聲音、撫摸等任何方式表露給孩子(當然你要知道并確認如抱起來旋轉、揉臉等動作會不會讓你的孩子感到不適)。對于你的格外熱情,孩子可能會顯得沒有什么反應。但不要終止你的表露,不要期待Ta的感激或回應。
??孩子會接受你的關心和愛護,并有權利決定在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來回應你的愛。
你要克制自己,不要去指導孩子玩耍,
或者“教”Ta怎樣玩得更好。
孩子需要各種機會運用自己的判斷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孩子的游戲提出修改性建議會妨礙Ta對事物的自由探索和體驗,也會影響你對Ta的全面了解。只有在孩子所建議或玩耍的游戲有明顯的、你不可控制的不安全因素時,你可以做適當的更改,但一定要告訴孩子原因,也給Ta重新選擇游戲的權利。
? ? ? 這會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也會讓Ta更全身心地投入Ta探索的過程中,不用擔心你的阻止和打斷??梢栽诟改溉牡呐惆橄?,盡情地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是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并渴望的美好時光。
? ? ? 你的話語和神情中所流露出的期待和肯定,會讓孩子對與你的交流主動和重視起來,為自己隱藏的壞情緒找到一個合適的出口。這樣的信任感也會鼓勵到孩子抓住和珍惜這樣的機會,來向你透露更多有關Ta自己的新情況。
? ? ?當我們好不容易抽出一個時間來陪伴孩子,陪Ta們玩,可我們發現不知道怎樣參與進孩子的游戲中。大多數家長都會問類似于“你在玩什么呀?好不好玩啊”等不痛不癢的問題和孩子強行“尬聊”, 實在參與不進去也只能在一旁看著。所以剛玩幾分鐘就開始東張西望,若有所思,持續不了多長時后,孩子和父母都會感到索然無味而草草收場。這時候,你可以試試這樣做。
當孩子有安全感,覺得被人認可和理解時,Ta們會不吝自己的笑容。如果成人愿意,孩子甚至可以連續一小時或更久地大笑。孩子的困窘、不安、恐懼、膽怯等等所有消極的情緒都會隨著笑聲消失。你可以采用任何你能想到的方式逗笑孩子,做奇怪的動作、學動畫片里的人物等等,但一定要避免選擇到你的孩子排斥的動作(比如:撓癢癢、突然大叫嚇唬Ta等等)。
? ? ? ?當孩子與你之間充滿了笑聲,你就不用擔心不能融入Ta的世界了。
除了自己生活中出現的感興趣的事物外,孩子們對游戲的興趣都會經歷三個階段:
練習性游戲--通常在孩子出生后的兩年內出現,這類游戲的主要特點是對各種動作的重復再現。比如:一次次地把剛壘高的積木推倒重來,一遍遍地拉著小車來回走,樂此不疲。爸爸媽媽要了解的是:對2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任何一種活動、任何一樣玩具或材料,只要他還在不厭其煩地重復進行和反復擺弄,就意味著對他來說還有挑戰性。
象征性游戲--即模仿游戲,出現在幼兒園時期(學前階段)。兒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動,如“過家家”、“小醫院”、“商店購物”等,裝扮成想象中的角色。爸爸媽媽要了解的是:兒童游戲在象征性階段正是想象力、語言能力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將教育要求內化為孩子求知需求的最好契機。
規則性游戲--通常在孩子六七歲開始出現,代表規則意識的萌芽。爸爸媽媽要了解的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自行選擇玩伴,變化玩的方式(選擇玩的時間,改變玩的空間和環境,約定協商玩的方法等),他們不再局限于那些固有的游戲,而更喜歡創造新的游戲,拓展游戲的空間。
每個孩子都有著對“力量”的渴望。Ta們很可能會把被醫生打針、被老師批評或者與伙伴之間的摩擦帶來的情緒表現在你們的游戲中。所以Ta可能會開心地狠狠給你打一針,可能會扮演老師批評你一通,甚至把你當做Ta的敵人,要“打敗你”。請你理解Ta這種彰顯自己力量的心情,扮演一個有趣的弱者,滿足Ta對力量的渴望。孩子聰明機靈,你傻乎乎的;孩子強壯有力,你軟弱無力;孩子靈活,你笨拙;孩子勇敢,你膽小。孩子們會很喜歡這樣的游戲,這會讓Ta很有成就感,也能激發孩子們照顧弱小的天性,拉近親子的距離。
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學會根據你孩子的能力去把握示弱的度。千萬不要“太弱”讓孩子感覺沒有挑戰(比如玩“頭頂頭”的游戲,孩子頭一碰到你就投降了),或“不夠弱”讓孩子努力了也沒法贏過你(比如“玩具疊高”的游戲,平時孩子能疊10層樓,于是你疊9層,可今天孩子怎么都疊不上6層樓,那你可以假裝笨拙地將自己已經疊好的高樓不小心撞倒)。
孩子喜歡和這樣有趣的弱者一起玩。
大人和孩子所見的似乎是兩個世界。某個周末你花了很多心思,帶著孩子去郊外,想讓孩子看看花草樹木、風景名勝,可孩子呢,一會兒去看螞蟻搬東西,一會兒撿地上的石頭,總之就是和你的期待一點不搭邊。你覺得“一個破洞有什么好玩的,拿根樹枝都能戳半天”,覺得沒有意義。但在孩子眼中沒有小事,Ta們會把完成這樣的小事當做工作,所以會非常專注。
? ? ? ?兒童對世界的認識就是從微觀開始的,越是細小的事物,越容易進入他們的視野,也越容易被他們的感官抓取和感知到。他們仿佛隨身攜帶了一個放大鏡,將微小的世界無限放大。如果你能和Ta們一起去發現和觀察“小螞蟻排成長隊在做什么?他們為什么要排排走,搬運的又是什么東西?”這樣的無聊小事,對于孩子來說,Ta們一定很高興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伙伴,而對于父母來說,也一定能在這些小事中,看到孩子一些平時沒有發現的優點。
小學低段的陪伴,與孩子一起探究是很合適的。孩子總是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上學后往往更喜歡探究。探究是個綜合的學習過程,孩子往往異想天開又期望過高,結果常常會力不從心而半途而廢。如果父母能做孩子探究的幫手,更能激發孩子研究的熱情。比如幫Ta們捉一只蟑螂來觀察,或者提供一些Ta們不知道的信息。
孩子八九歲開始,可以試著引導孩子看報紙。自由讀報紙,能讓孩子了解社會的陽光面與陰暗面,再通過親子間的對話進行價值觀引領。讀報紙后,親子間就有了更多的討論話題。這種陪伴,已經變成心靈碰撞、溝通的過程。
?青春期開始,陪伴可以平等對話的形式。與孩子聊聊,只要孩子喜歡的話題,都可以聊。一些父母在孩子成人后問Ta們,“我們家的家庭教育對你們最大的影響是什么”,大部分的孩子把“平等對話”作為了最重要的三點經驗之一。
?
???
希望今天的討論能讓爸爸媽媽們對“有效陪伴”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
? ? ? 最后,為大家提供幾個適合3歲以上孩子和爸爸一起玩的游戲。
? ? ? 有人說最好的娛樂活動,就是像孩子一樣玩耍。身為在職場身兼數職的爸爸們,也可以趁著和寶貝玩親子游戲的機會,好好放松一下喲。
1、鐘擺紙棒球
把報紙揉軟,揉成比棒球稍大一些的圓球,在表面用膠帶固定住,便做好棒球了。將紙球用線穿起來,掛在天棚上,注意要粘牢,待球搖晃到孩子胸部的時候,讓孩子用紙棒打球,球反彈之后接著打。爸爸要做的事情,就是一旦球從天花板上掉下來,或系球的線斷了時趕快修好,還有就是要稱贊孩子。
2、報紙劍術
把報紙緊緊卷成紙棒,做成兩把劍。爸爸的劍比孩子的一半稍長。爸爸要用平時不太伶俐的手擊劍,規定好擊中身體不同部位的分值,只有碰到了身體某個部位才能得到相當的分數。還要規定比賽時間。
3、紙箱里的打滾
空紙箱(孩子身體的三分之二左右能進入的大小)1個,將紙箱兩邊用膠帶牢牢封住,,讓孩子鉆進空紙箱里面隨便打滾就可以了,不用特意要求孩子往這兒滾,往那兒滾,讓孩子隨他自己的意思好了。
4、彈圍棋子游戲
第一,用圍棋子的數目來劃分,爸爸5個,孩子15個或20個。第二,如果把對方的棋子打掉的話,就可以接著彈。第三,像圍棋一樣,一局一換。當孩子贏的時候,爸爸的棋子就被吃掉一個,而當孩子輸的時候,爸爸的棋子就會多一個。要想把彈棋子的游戲玩好,關鍵在于選好要吃的棋子和正確的姿勢。
5、和尚挑水過河——襪子橋游戲
找出全家人的襪子,有距離地在地上一字排開,排成總距離相同的兩行。這就是兩座橋啦,而地面就是河,過橋時腳不能落到“水里”。父子倆比賽過橋,看誰先走完。為提高難度,可以學青蛙,一邊念兒歌一邊蹲著跳,也可以單腳跳著走。還可以把襪子擺成圓形,不斷繞圈走。
6、就不讓你下來——頂氣球游戲
父子倆可用手頂氣球,即你向上拍一下我向上拍一下,輪流拍就頂起來了,不能讓氣球掉到地上,否則就輸了!為了增加花樣,可換成用手背頂,用拳頭頂,最后換成用腦袋頂氣球,這時可不能用手幫忙哦!誰沒頂起來,使它落地就輸了!
7、扔炸藥包好爽——扔枕頭游戲
寶寶把枕頭當炸藥包向對方扔過去,爸爸要快速躲閃。扔的一方使出全身力氣扔,躲閃的一方如果被打中,就要作投降狀,一場戰爭就結束了。兩人再互換角色玩。玩的時候,可以在床上玩,也可以各自在床的兩邊,時站時蹲,把床當作屏障以保護自己不被對方枕頭擊中。
裕城控股集團旗下勵貝教育,專注于為兒童提供國際化、規范化、品質化學前教育服務。勵貝結合中國本土元素,引入并融合加德納、蒙特梭利、瑞吉歐等國外先進教育理念與體系,開設了多元整合課程、情境英語課程、MQ發展課程、全景數學課程、音樂素養課程、安全教育課程六大板塊,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國情懷的世界小公民。同時也是全國首家把情景式角色扮演及社會職能體驗的互動教學模式引入到幼兒園的先行者與實踐者。我們恪守并踐行“孩子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勵貝人的頭等大事!”的服務理念,堅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勵貝的精心培育下得到長足的發展,為未來的學習與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